當前位置:首頁>資訊>電商資訊>3.15維權,微電商成痛點
日前,央視3·15晚會節目組發布一號熱點投訴,稱網絡購物相關的投訴占全部投訴量的25%,成為今年收到的數量最多的熱點投訴。
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我國消費者針對電商平臺及以微商為代表的個人網絡商家的投訴逐漸增多。與此同時,消費者網購煩惱還涉及快遞服務,其中江蘇省去年共受理快遞申訴17342件。
1.網購陷阱多
新《消法》及新《廣告法》分別于2014年3月15日及2015年9月1日起施行,對網購等七日無理由退貨、消費者個人信息保護等內容以及消費市場廣告行為作了具體規定,對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提供了法律保障。
然而2015年關于網絡購物退換貨糾紛、價格欺詐索賠及購物網站使用不規范廣告宣傳語的投訴和舉報案件比例一直都居高不下,較往年有所增多。
按照有關法規,網絡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違法行為由發生違法行為的經營者住所所在地縣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管轄。
例如去年10月份,浙江一位買家在天貓店鋪“道爾頓電器旗艦店”購買了1臺廚房凈水機,共計花費1838元。收到凈水機之后,發現賣家“南昌優品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存在價格欺詐行為,原因是賣家違法衛生部要求,本該整機進口的凈水機只有部件為進口,整機為國內組裝。在與賣家溝通退貨事宜無果后,盧先生向南昌市消保局反映情況,后經紅谷灘工商分局介入,盧先生退貨成功。
“網購維權其實沒有傳說中那么難,只要消費者留心保留憑證,做到有理有據。”盧先生支招說,網購買家要注意保留訂單號、發票等消費憑證。此外,與賣家的在線溝通記錄也可作為維權證據。
2.微商監管難
“每個人的朋友圈里都有賣面膜的”,這句在微信好友間流行的玩笑話說的是一個事實:在網絡購物中,微商成為近年來新興的網絡交易模式,從職場白領到家庭主婦,從二十歲出頭的小伙子到四五十歲的大叔,人人都可以是微商。
來自中國消費者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遠程購物投訴20083件,網絡購物占比95.41%,其中有關微商的投訴同比增幅最大。
3月7日,在南昌市消保局12315投訴數據平臺輸入“微信”二字,顯示的相關信息共有242條,其中投訴64條,舉報11條,咨詢167條。
對此,業內人士指出,由于大部分微商是個人對個人的交易行為,存在監管盲區,相關投訴很難辦結。無論是食藥部門還是工商部門,面對微商,均面臨“異地執法難”。“微商往往通過層層代理的方式銷售,一旦下家出了問題,上家習慣自保,調查取證非常困難。即使被連根拔起,低投入的商家很快又能死灰復燃。”
該人士稱,目前,微商不退貨已成常態。因微商缺乏信用保證體系,如出現消費糾紛,消費者維權難。此外,很多微商存在虛假宣傳行為,實物與宣傳不符,部分微商的“集贊”等活動也都難以兌現承諾。
3.收獲煩惱多
對于網購一族來說,“拍”下看中的商品,付完款,并不意味著可以放心等貨上門。因快件延誤、丟件、損毀等時有發生,投訴快遞公司、向郵政管理部門申訴讓買家遭遇長時間的煩惱。
近日,國家郵政局發布統計數據,2015年共受理消費者申訴98.3萬件,同比增長36.7%,其中判定快遞企業有責的有效申訴28.2萬件,同比增長17.9%,共計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3320.7萬元。
移動電商購物的興起本來是為了讓人們的生活越來越方便,然而有部分商家只顧眼前利益,因小失大,電商購物亂象由來已久,這需要“看得見的手”和“看不見的手”一同協調,才能建立起更好的網購環境。
浙江省軟件協會 | 雙軟認定企業 | 軟件企業編號:浙RQ-2016-0157 | 增值業務電信許可證:浙B2-20110469
杭州市余杭區利爾達產業園1幢7樓
? 2008-2025 版權所有 杭州啟博科技有限公司
電話咨詢
免費試用
預約演示
獲取方案
2022 春耕計劃 好禮相送免費體驗 火爆全網的小程序
社群團購 + 新零售方案 + 跨境電商分銷 + 視頻號分銷方案 + 私有化企業定制方案,更多專業方案免費獲取……
電話咨詢:139-0650-1422